English

钱老闭门钻研为何遭余先生抨击

1998-03-25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近读《文友》总98期《余秋雨回答》文,余先生答作者问中,关于对钱钟书先生不愿抛头露面、标榜吹捧自己的精神,余先生不以为然的态度,颇让我大吃一惊!

稍有知识的人,都应该知道钱先生的为人,知道钱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。同样,余先生也是一位学者。学者若想作出真学问来,应该是要能耐得住寂寞和淡泊人生的,钱先生可谓这方面的典范———文化、学术界皆知。而眼前这位学者对此“不以为然”,且用了十分尖酸、刻薄的话语去嘲讽钱先生———请看余先生在《余秋雨回答》文中,针对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、谢绝传媒宣传所发的议论:“我完全不拒绝现代传媒,上电视为什么不可以?鲁迅当年写小说、白话文上《晨报》副刊。真正有文化良知的人不吝于把自己的声音送到每一个平民的耳朵里,为什么要在象牙塔、小庭院里孤芳自赏,以自闭的方式保存文化的崇高感、充当文化贵族?我的体验、感悟是与生活的土地生息与共的,上电视其实是在走向通俗,走向大众。在这点上我不赞同钱钟书的观点。”

这里遭到余先生“为什么要在象牙塔、小庭院里孤芳自赏,以自闭的方式保存文化的崇高感、充当文化贵族”批评的对象,当然指的是钱钟书先生。余先生用这般冷酷的言词挖苦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学者,其目的何在呢?我终于悟出来一点,即余先生原本是极想出名,极喜欢热闹、上电视报刊风光的。但余先生毕竟也算是个“学者”,自然不好意思玩得太粗俗,只好以批评钱先生,来为自己的世俗习气找个托词罢了。这里可以用一句十分通俗、话糟理不糟的话来比喻———但想一想,还是不要那么刻薄。比喻也许尖锐、过激了,但从这里,我们可看到余先生多少是有些虚伪的,至少是个嫌疑人。

人心浮躁何以至此?浮躁的人大抵上总是比屁股整天坐冷板凳的学人们的生活浪漫、风光得多。常言道:人往高处走,水朝低处流。谁人不希望生活很浪漫、风光呢?从这一点上讲,我能够理解余先生。但浪漫风光者没必要对书生学士那么“不赞同”,并且溢于言表。余先生尽可以“通俗”、“大众”,尽可以做文化平民,但不必伤及“贵族”,或者说用批评“贵族”给自己找个台阶。(刘 策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